“ ‘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這是朱自清寫的《春》,很是喜歡。是啊,春夏秋冬,一年四季,春是起點,總是開啟了無限希望和無限美好。
這不,雙有食品開春大手筆:訂單農業!
何為“訂單農業”?訂單農業又稱合同農業、契約農業,是一種新型農業生產經營模式,農戶根據其本身或其所在的鄉村組織同農產品的購買者之間所簽訂的訂單,組織安排農產品生產的一種農業產銷模式。
簽約的一方為企業或中介組織包括經紀人和運銷戶,另一方為農民或農民群體代表。
訂單中規定的農產品收購數量、質量和保護價,使雙方享有相應的權利、義務和約束力。
訂單農業很好地適應了市場需要,避免了盲目生產。
雙有食品公司通過一年多的發展運營,通過周密詳細地市場考察,更是贏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帶動農民脫貧,順應時勢,開啟訂單農業新模式。
此次訂單農業,雙有食品公司與兩家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合同。
其一:與土默特右旗王四蘭柱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以雙龍鎮太平莊村1000畝耕地為種植基地,為公司提供“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分別是:小麥500畝,豆類200畝,小米300畝,糧食數量總計548000公斤,總價181萬余元。
其二:與土默特右旗綠豐農民專業合作社簽訂以雙龍鎮太平莊村800畝耕地為種植基地,為公司提供“綠色、無公害”農產品,分別是:小麥300畝,高粱200畝,胡麻300畝,糧食數量總計285000公斤,總價47萬余元。
訂單農業的簽訂,使得合作社統一生產技術,保證了農產品的質量和數量,同時維護了農戶和公司的利益,大大降低了農戶的風險,讓農民“手中有訂單,種養心不慌”。
訂單農業的簽訂,合作社與公司得到有機的聯系,降低公司經營的組織成本,降低農民參與農業產業化經營的風險,很大程度地增加了農民的就業和增收。
訂單農業的簽訂,更是雙有食品公司的責任擔當。2020年,脫貧攻堅沖刺階段,既要增“勇”,一鼓作氣攻堡壘;又要增“智”,保證完勝脫貧。下足功夫,精準施策、精準扶貧,加快脫貧攻堅快速前行。
企業有擔當,脫貧有希望。雙有食品公司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踐行企業責任擔當,為贏戰脫貧攻堅奉獻力量。
春暖花開,喜簽訂單農業,人逢喜事精神爽。
“春天像健壯的青年,有鐵一般的胳膊和腰腳,領著我們向前去。”
給奮斗中的雙有食品公司點贊,給辛勤耕作的農民點贊,待收獲季節來臨時,我們一起笑看萬畝豐碩良田,我們一起莊稼地里唱豐收,我們一起歡歌決勝全面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