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麥要從營養生長過渡到生殖生長,須經歷春化和光照兩個發育階段。
小麥種子萌發后可進入春化階段。其特點是在所需的綜合條件下,須有一定的時間和一定的低溫,否則就不能通過春化階段,保持分蘗狀態。
然后,根據小麥過春化期所需的溫度和時間,將小麥品種分為三種基本類型:冬小麥、弱(半)冬小麥和春小麥。
冬季品種
它對溫度要求非常敏感。春化階段的適宜溫度為0-5℃,需30-50天。只有在0-3℃的條件下,才能經過30天以上的春化期,是一個冬性強的品種。未經春化處理的種子在春天播種時不能抽穗。
半冬品種
溫度要求在冬季和春季之間。在0~7℃下,15~35天后即可過春化期,無春化的種子不能在春季播種或推遲抽穗,抽穗不規則,產量極低。
春季品種
春季品種:經過春化階段,對溫度要求范圍廣,體驗時間短。一般秋播區要求0-12℃,北方春播區要求0-20℃。15天后,春化階段就可以過去了。
需要注意的是,所謂“冬性”、“春性”是指小麥品種在春化階段的發育特點,而“冬麥”、“春麥”則是指播種期。在生產上,春小麥是指春季播種的品種;冬小麥是指在生長期秋播冬過的小麥。
轉載聲明:
該文章轉載于網絡,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轉載作品侵犯作者署名權,或有其他諸如版權、肖像權、知識產權等方面的傷害,并非本網故意為之,在接到相關權利人通知后將立即加以更正。